▲《问道》在株洲高新区、天元区干部群体中引起强烈反响。 株洲高新区、天元区融媒体中心/供图

株洲日报讯(全媒体记者/谭昕吾) 8月31日,株洲日报刊发《天元:做实“高新样本” 王牌何在?——株洲县区发展大型新闻调查之四》,直面株洲高新区、天元区发展过程中,遇到的主导产业不突出、产业集群强而不壮、干部作风不优等系列问题,深刻剖析发展失速背后,发展模式、建设逻辑、投资理念转变的因素。寻找“他山之石”,探索符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,以期株洲高新区、天元区在开拓新局中,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,以“一流”之姿走稳走健。

文章刊发后,引起社会广泛关注。


【资料图】

高新区党工委书记、天元区委书记邬凌云说:“我党大兴调研之风就是以问题为导向,株洲高新区也敢于正视问题。下一步,我们会坚定改革到底的决心,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——理顺机制、重塑秩序,当然,这也是转变作风的过程,只有更优良的干部作风,提振精气神焕然一新,才能抓实改革,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能。”

针对报道中提到的问题,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智勇认为,多年来,借助房地产的大好形势,该区靠房地产支撑了繁荣。如今土地红利逐步消失,债务压力逐渐增大。他说:“这倒逼我们必须通过改革来破局。株洲高新区作为株洲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,正全力推动园区由过去的重建设向重效益转变、由房地产依赖型向产业支撑型转变、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。”

天元区区长何柢说:“报道中提到,发展模式的转变,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的确,株洲高新区只有围绕园区、产业、科技全面提升服务能力,以企业为核心,构建最好的企业法人发展生态,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高新区阵营中拼出一条‘血路’。”

当天,该篇报道经学习强国、新华网等平台对报道全文转载予以报道后,干部、企业、市民纷纷热议。

株洲高新区产业局干部汤慧说:“看完报道,我对目前的工作做了反思,我觉得能够促进发展的有效且代价小的办法,聚焦企业、产业、产业链、产业生态,立足园区实际,打造中小企业梯次培育体系,为本土成长性好、有潜力的企业,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。”

她的话,与园区企业,想到了一块。

这篇报道也在园区企业中热传,该群体就最关心的营商环境情况,展开了讨论。深耕新材料领域的企业家刘飘直言:“这个系列的报道很客观。高新区的营商环境在全市来说是最好的,但先进就该对标先进,放眼全国高新区,株洲高新区进步的空间还很大。”他结合切身实际,说道:“中小企业发展得好,离不开政府的‘撑腰’,这样,企业的压力就小,活力更强。”他也为直面问题的株洲高新区点赞。

网络平台上,也有不少干部、市民留言点评,其中,“只有沉下身子,专注自己一亩三分地,扎扎实实大干10年,才会有机遇翻身。”“一个区域要‘创’,要‘新’,需要好的制度,技术永远是第一位的,尤其成长为原发性的区域创新中心,才是高新区赖以生存之本。”等点评获得高赞。

【来论】

肖浪 湖南中园产业园发展集团总经理

株洲高新区有一张独特的牌,就是辖区拥有湖南工业大学。这所学校在包装产业方面有非常强的影响力,科研实力强、科技成果多,而包装产业又是生命力极其顽强,且永不过时的产业,可以预见,该行业的产值规模超万亿。

但目前,这个行业在国内是非常分散,株洲高新区以“校地合作”的形式用好这张王牌,在园区里形成包装行业的产业集聚,所产生的马太效应,足以使株洲新增一个新的主导产业,且长期稳定。

就在8月,株洲高新区与湖南工业大学合作,在园区共建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园,可见株洲高新区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,接下来,建议新区注重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园的运营情况,在长沙,就有中南大学科技园的成功案例可以借鉴。

邓莹璐 株洲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副主任、副教授

株洲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,一直对标国内一流的产业园区,不断学习创新资源集聚、产业园区建设、干部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成功经验,通过探索和实践,实现了自身经济发展的飞跃。我们看到株洲高新区无论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瞻布局,都走到了全省前列,甚至是国内的第一方阵,这为我市工业发展向高端化迈进,提供了生动样本。

当前,株洲高新区更加明晰的“两主两特”产业定位,和省市产业发展的方向也相匹配。那么,对园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,非常重要,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,是否可以加快区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。

比规划更紧迫的,是聚焦目前区内已有的中小企业、孵化中的项目,对他们进行“滴灌式培育”。不同发展阶段的项目,需要更精准的研究、筛选,跟踪式地服务,政府层面通过梳理、优化培育政策,并加大宣传,兑现政策,帮助中小企业做大做强。

另外,我认为人才建设方面,是株洲高新区应着重发力的地方。作为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的产业园区,株洲高新区在人才建设工作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探索性工作,但是相对于高新区产业发展需要而言,目前创新性人才的支撑体系仍不完备,突出表现在高端人才的吸引政策力度不够、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、既有人才资源开发效应不高等方面。比如,发展先进制造业,从企业成长起来的干部,会更懂产业,知晓企业和市场的痛点、堵点,建议加大区域高端人才激励力度,完善人才和产业的衔接机制。

推荐内容